通胀压力下 全球多国掀起罢工潮
当地时间11月30日,随着薪资问题的谈判再次破裂,韩国货运工会发起的总罢工持续进行。这一天,韩国首尔地铁工会也发起了罢工。除了韩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多国也出现了席卷学校、铁路等多个行业的罢工潮。外界分析称,罢工的国家虽有不同,但原因几无二致。随着通货膨胀加剧,生活成本上升,人们在寻求增加薪资的同时改善工作条件。
韩首尔地铁工会开始罢工
综合香港中通社、北京《新京报》、央视新闻、韩联社报道,韩国继货运卡车司机之后,首尔地铁工会也因同资方谈判破裂,11月30日开始罢工,地铁1至8号线班次减少。
因首尔交通公社工会与资方进行的薪酬及集体劳动协议谈判破裂,工会从当天清晨6时30分起罢工。以首尔地铁1至8号线为准,这是首尔交通公社工会自2016年9月以来,时隔六年首次罢工。
首尔交通公社承运1至8号线和9号线第二、第三路段。这次罢工由两大工会——首尔交通公社工会和联合工会参与。两大工会成员总人数为13000人,约占公社员工总数的80%。
根据相关劳资协定,即使双方发生纠纷,劳方也必须保障最基本的承运服务到位。工会据此预测,平日约9700名、公休日约10400余名成员参加罢工。
首尔交通公社和首尔市政府将投入编外人员确保上班高峰时段(上午7时至9时)的地铁班次与平日相同,但客流相对较少的白天地铁班次将会降至平日的72.7%,下班高峰时段(下午6时至8时)为平日的85.7%。市政府再协调巴士公司加密班次,疏导人流。
工会不满资方提出未来数年逐步削减逾1500名员工计划。双方29日经过约8小时谈判,未能达成共识。
另外,韩国货运卡车司机从11月24日起展开大罢工,导致多个行业停摆后,当局首次动用强制复工令,下令打击最严重的水泥卡车司机先重返工作岗位,违者将面临徒刑或罚款的惩罚。
然而,卡车司机显然并没有屈服。卡车司机工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项命令,指责这相当于“戒严令”,司机工会领袖甚至剃发抗议。
罢工潮席卷欧美多国
面临罢工潮挑战的不只韩国,欧美多国也面临相似的问题。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等多地亚马逊的生鲜超市也有抗议者手持标语,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
与此同时,美国铁路罢工一触即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白宫的协调下,铁路工会和铁路系统双方于今年9月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内容包括到2024年为铁路员工加薪24%,每年额外增加一天带薪假期等。要避免铁路罢工,所有12个铁路工会都要在12月9日前批准临时协议。
然而,美国最大铁路工会之一的国际钣金、航空、铁路和运输工人联合会运输分部以50.9%反对的微弱优势否决了临时协议。接下来,除非国会干预,否则铁路工会有可能从12月9日起罢工,届时铁路停运将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当地时间11月29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敦促国会议员迅速通过立法,以防止货运铁路罢工。
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罢工潮已席卷医疗、教育和公共交通等多个行业。综合路透社、《卫报》等英媒报道,英国铁路、海事和运输工人工会(RMT)已多次并且还将在12月举行大罢工;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工会的护士也将在12月15日和20日举行该工会成立106年以来的首次罢工;苏格兰中学教师协会(SSTA)的教师们也将于12月7日和8日开展近40年来的首次罢工……英国天空新闻网评论称,超过100万公共部门的工人参与了罢工,英国正面临至少1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浪潮。
同样遭遇罢工困扰的还有奥地利、比例时和法国等欧洲国家。路透社和土耳其通讯社报道,奥地利铁路工会在11月28日发起持续24小时的罢工,导致百万乘客出行受到影响;比利时铁路工人发起为期三天的罢工,导致全境四分之三的火车停运;法国工会则呼吁在12月22日至明年1月2日的圣诞节假期期间罢工。
外界分析称,全球多国出现的罢工潮,原因几乎是一致的。
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天空新闻网评论称,随着通货膨胀率不断飙升,人们的工资增长速度赶不上通胀的速度,生活成本随之上涨。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他们寻求加薪,并在这个过程中谋求更好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