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归来乏力 欧洲后疫情旅游季“繁荣梦”碎
乌尔斯·凯斯勒经营着“少女峰铁路”(Jungfrau Railways),这是一列载游客登上瑞士最高峰的列车。去年年底,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取消后,他就开始期待中国游客的回归。然而,除了2月份的一个小旅游团和预计5月份的几个较大的旅游团之外,他的梦基本“泡汤”了。
中国游客回归乏力 本地游客囊中羞涩
路透社援引中国媒体报道,许多像凯斯勒这样的旅行社都对高消费的中国游客低于预期的预订量感到失望,疫情前,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通常在1500至3000欧元。旅游数据公司Forward Keys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和8月,中国出境游欧洲航班预订量仅为疫情前水平的32%。
随着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囊中羞涩的本国游客寻求更便宜的假期,旅游业也在努力应对。今年夏天是欧洲新冠疫情限制结束以来的第二个夏天,对机场和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考验,它们争先恐后地招聘员工,避免去年夏天的混乱重演。
Forward Keys的高管奥利维尔·庞蒂说:“要实现全面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航空公司正尽力运营这些航线。但你需要工作人员,需要机位,需要匹配的服务。”
凯斯勒曾策划了一场营销活动:让钢琴家郎朗在山顶演奏,以吸引中国游客眼球。他也希望来自美国、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的旅游团能弥补缺口。疫情前,中国游客占欧洲非欧盟游客的10%,在截至2019年的十年间,受奢侈品购物和美食的特别兴趣推动,中国游客市场增长了350%。
但因签证限制、护照等候时间过长以及飞往欧洲的机票有限(在某些情况下比疫情前贵了80%),中国游客去了离家更近的地方旅游,他们带着疫情期间攒下的钱去了香港、泰国和澳门。过去两个月,香港的游客人数增加了1400%。
对于不太富裕的人来说,欧洲游的价格也将他们“劝退”。“成本肯定是考虑因素之一。很多航班还没开通,这让我们很难考虑马上去欧洲。但我们更愿意出境游。”33岁在上海生活的斯蒂芬妮·林说道。
旅社寄望美国游客 未来预期整体乐观
旅行社正把目光投向美国人,受强势美元提振,美国人正涌向欧洲。有分析人士预测,前往伦敦和巴黎等地的跨大西洋旅行可能会超过2019年的水平。
26岁的索菲·卢3月初从夏威夷来到伦敦,她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食物很实惠。她站在白金汉宫大门前说:“我没打算大肆挥霍,但当我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有很多东西是美国没有的,而且从我住的地方来看,这里的生活要便宜一些。”
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来自波士顿的40岁的科琳·丹尼尔森说,由于美元走强,她也更愿意花钱了。“逛迪奥的时候,我们在想我们是否应该买一个更大的包或类似的东西。汇率确实有影响。”
许多旅游运营商和零售商希望下半年签证政策能放松,航班能增加,期待已久的中国游客能大量涌入。寄望于这种趋势逐渐恢复的零售商们已经开始展开华丽的营销活动。
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哈罗德百货今年在中国流行的短信平台微信上推出了包括其标志性泰迪熊在内的品牌贴纸。牛津附近的折扣设计师零售商比斯特村也在使用微信以提高购物计划的便捷性,并增加了中文支付选项。
凯斯勒认为郎朗广告仍然是值得的,“我认为今年年初会持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