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医药行业:回迁运动已经启动
两年来,法国一直处于重建医药生产体系过程中。新冠疫情危机凸显了法国在医药生产领域对第三国,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依赖。
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5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布了其有关国家再工业化的计划,其中有一个行业尤为重要——制药业。在“重振法国”(France Relance)计划框架内,已经有一百多个项目。根据企业总局上周在参议院接受负责药物短缺调查委员会质询时的说法,这代表了超过8亿欧元的投资,甚至会产生17亿欧元的杠杆投资效应。
但这些数字掩盖了另一个现实。事实上,这些项目中有许多投资是旨在将药物生产保持在原地以避免出现外迁。其中只有约40多个项目真正涉及回迁,包括18个活性成分生产项目。
Seqens:标志性工厂
Seqens的项目最具代表性。该项目正在重新启动位于伊泽尔省Roussillon的工厂,以生产扑热息痛。项目投资高达1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一由国家出资。目标是每年生产1万吨扑热息痛,不过,工厂要到2025年才能正式投入运营。
此外,还有Pierre Fabre的项目。该药企将其一部分抗癌药Binimetinib生产线回迁到位于塔恩省的工厂,此前,这部分生产线由国外的一家分包商负责。至于Fareva,则增加投入1000万欧元扩大其位于厄尔省Val-de-Reuil的工厂生产皮质类固醇。
药厂抱怨药价过低
医药生产行业的所有企业都认识到,在过去两年间,产业政策在加速推进。然而,要保护法国免受药品短缺和紧张局势的影响,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制药企业专业组织Leem表示,尤其需要在公共卫生方面制定一个真正连贯的路线图,同时,谴责政府双重话语。
根据药企的说法,法国药品价格在欧洲是最低的,这有碍于在法国进行投资。经济学家发出警告称:十年前,法国曾为欧洲药品最大生产国,如今仅排在第五或第六位(具体取决于年份)。
呼吁政府任命一名专员
为了更好地应对短缺,Leem呼吁政府任命一名药品高级专员,以便在库存短缺和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建立集中管理。Leem还要求政府在出现短缺风险时提供有关药物供应的更好信息,并强调由于药物生产链中许多参与者之间缺乏综合信息,供应紧张局势很难得到控制。
但无论国家可能进行何种改革,Leem都认为建立协调一致的欧洲药品短缺管理政策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要协调各成员国的法规。Leem还重申了其启动药品短缺观测计划,并承诺在6月中旬发布第一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