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港洽周” 见证湖南引资“强磁场”

发布日期:2025-05-15 10:02:38来源:国际商报作者:魏 桥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简称“港洽周”),众多项目达成签约。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简称“港洽周”),众多项目达成签约。

乘着大湾区发展的东风,“港洽周”将湖南与大湾区的经贸合作交流紧密相连,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谋共赢。产业链招商、供应链招商、订单招商、生态招商、场景招商……湖南探索形成的“N”种招商方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一条条“链”串起招商引资活力“密码”

围绕产业链和供应链招商,湖南引资“磁力”持续释放。

常德市桃源县,着力打造制鞋产业集群,其充分发挥30万在外务工人员、近10万鞋业技工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建设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举措,成功吸引龙行天下、站成运动等鞋企返乡创业。

引进培育出匹克体育、嘉泰鞋业等16家规上企业,2024年实现年产4000万双运动鞋规模,其中李宁品牌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25%;形成涵盖鞋材配套、物流储运等39家链上企业的完整生态,2024年产业集群产值达27.25亿元,税收贡献1.52亿元……常德市正加速向“中部鞋都”目标迈进。

长沙经开区,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全力构建汽车产业供应链生态。

据介绍,上汽大众与长沙经开区合作超11年,2024年6月,全新朗逸发动机项目正式签约,首期投资超20亿元,预计2025年投产,2026年达产,年产能约20万台,产值约15亿元;斯玛特全球贸易中心及配套项目首期拟投资3.6亿美元;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等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纷纷落户,为园区内整车企业提供汽车电子、底盘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目前,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正锚定“百万产量、千亿产值”阶段目标加速前进,加快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不断强化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竞争力。

一张张订单激活产业发展澎湃动能

一张张订单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共同为产业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位于湘潭市的蓝思科技,长期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知名电子品牌合作,每年获得的订单价值超百亿元。凭借稳定的订单资源,其上下游众多配套企业随之而来——位于深圳的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湘潭投资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金属结构件,每年为蓝思科技供应价值3亿元的零部件;位于东莞的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湘潭投资设厂,专注于精密模具及塑胶结构件的生产,年供应额达2亿元;位于本地的湘潭宏信创新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包括仓储物流、物业服务等,保障产品及时交付。

这种以订单为纽带的产业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产业生态链,带动了当地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如蓝思科技在湘潭的所在园区解决就业数万人,年总产值超200亿元。

一个个新场景绘就行业发展新图景

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湖南通过搭建多元化场景,吸引了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和市场资源的企业接连落地。

2024年湖南举办先进制造业应用场景系列对接活动,聚焦“智赋万企”十大典型场景,涵盖研发、生产、物流到销售全流程。活动促进了先进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优势产业资源吸引高成长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投资落户,推动湖南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在长沙市,全域开放的测试场景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市已开放317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覆盖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特殊天气模拟区等复杂场景,测试里程累计突破1200万公里,居全国前列。这也吸引了百度Apoll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等18家头部企业相继入驻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

创新发展不停步。随着“N”种招商方式的齐发力,湖南将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以及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让项目不仅能引进来,更能留得住、发展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