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路, 从“限量”山珍到餐桌“常客”

发布日期:2025-05-16 00:00:0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白舒婕
在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期间,宏臻生物科技集团的展位人气爆棚,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其将黑牛肝菌从“野生限量版”到“工厂化量产”,再到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参会观众的驻足品鉴,对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赞不绝口,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位来自上海的采购商说:“这个黑牛肝菌的品质非常好,可供应高端餐饮,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这是黑牛肝菌?之前没见过,也没吃过,能尝尝吗?”

“当然可以。我们现场烹饪展示的煎和炒两种吃法,最大限度保留了黑牛肝菌丰富的营养价值,您都可以试试!”

“味道很好,口感细腻且鲜嫩,哪里可以买到?”

“目前在盒马鲜生等线下商超以及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下单。”

……

在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期间,宏臻生物科技集团的展位人气爆棚,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其将黑牛肝菌从“野生限量版”到“工厂化量产”,再到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参会观众的驻足品鉴,对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赞不绝口,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位来自上海的采购商说:“这个黑牛肝菌的品质非常好,可供应高端餐饮,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作为珍稀菌类,牛肝菌过去只能在山野里见到,而且每年只有2个月的采摘期,长期以来无法实现人工培植。如今在宏臻菌业的智能菇房里,它们可以生长在栽培瓶里,全年不间断供应。

这一技术攻坚的重大突破,得益于宏臻菌业多年来的持续投入与不懈努力。宏臻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石为介绍,公司历经12年建成了全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栽培牛肝菌机械化流水线,掌握80项核心专利,填补了国内高端食用菌菌种的空白。同时,公司在韩国、日本等种业强国实现了食用菌企业的技术反输出,为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了力量。

“算上培养菌种的时间,一朵110克左右的黑牛肝菌长成只需45天左右。工厂一年四季都在生产,真正实现了山珍黑牛肝菌‘随时、随地、随季节’都可吃到。”宏臻生物集团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纪开萍说,“菌种+工艺+设备”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是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得以实现和持续发展的核心条件。

2020年,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工厂,目前新建一期已竣工投产,日产黑牛肝菌达10吨,产品出口8个国家。二期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届时,黑牛肝菌的总日产能将达到24吨,年产量达8700吨,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

纪开萍表示,牛肝菌工厂化的发展不仅为地方带来了数十万吨农作物秸秆和橡胶木木屑的循环利用,还有效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面对国际贸易新形势,许多食用菌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转向国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商务部正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

吉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曹建民表示,随着消费升级,近年来食用菌的免疫调节、低脂健康等价值逐渐被认知,食用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各种新形态的食用菌产品也有了更多研发应用。

“国内珍稀食用菌的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公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我们的牛肝菌每天发货量大约9吨,通过航空货运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市场反馈非常好,目前还在加紧扩大生产规模。”宏臻菌业营销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延伸产业链方面,宏臻菌业还创立了“牛夫人”品牌,开发火锅蘸料、牛肝菌干片等各类加工产品。为实现“牛肝菌自由”,让珍稀菇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宏臻黑牛肝菌全民餐桌计划”日前在厦门启动,推动高品质食用菌从产地直达消费终端,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健康美味的菌类食品。

石为称,公司计划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