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读者共话张之路作品《吉祥时光》
3月12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老舍文学院联合承办的“世界阅读北京”(英国站)文学沙龙在伦敦书展期间成功举办。中外作家、翻译家、出版人、读者共聚一堂,围绕入选北京市文联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工程项目的作品《吉祥时光》英文版展开深度交流。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吉祥时光》作者张之路进行了线上发言。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英国分会主席帕姆·迪克斯(PamDix)、英国皇家艺术家学会院士张怀存、英国青年汉学家沈如风(Jack Hargreaves)等嘉宾出席线下活动。
张之路在发言中表示,《吉祥时光》一书是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忆和书写,书中记录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北京男孩的成长故事。他希望借助本书英文版的发行,让世界读者领略那个特殊时代的中国童年风貌。随后,“儿童文学里的故乡与时代”主题研讨正式开启。
谈及阅读《吉祥时光》的感受,帕姆·迪克斯称赞其文笔精妙、引人入胜,通过细腻笔触和独特视角勾勒出美好的童年画卷;张怀存认为,《吉祥时光》是一部温情且充满力量的作品,展示了过往的宝贵时光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沈如风则称,书中描绘的胡同邻里间的温情,唤起了他对童年小镇生活的回忆。研讨内容不断深入,嘉宾们各抒己见。
帕姆·迪克斯从《吉祥时光》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出发,分享了英国儿童文学中同样以厚重历史为创作背景的案例。她表示,上世纪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从而产生了许多基于战争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那些故事虽然发生在沉重艰难的时期,但对幸福的追求,和对儿童心灵的呵护,与《吉祥时光》是异曲同工的。
张怀存对《吉祥时光》这类拥有鲜明时代背景的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价值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童书翻译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它能让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彼此了解、开拓眼界,激发出创造力;而像《吉祥时光》这样的作品,虽然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写作,却能引发深度思考,从作者的角度呈现出童心的宝贵,这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而言,是极为难得的佳作。
沈如风从青年译者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吉祥时光》与同类题材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品在风格和阅读感受上的特点。他认为,英国儿童文学也有很多作品和《吉祥时光》一样,是基于“小地方”创作的,如一个小镇、一个村庄,一条街道;这些作品对角色的刻画是生动的,抒发的感受是鲜活的,尤其着重突出人际交往中的温暖;而那些宏大背景只起到衬托作用,形成一个模糊的底色。
《吉祥时光》一书详细描绘了1948-1957年间北京男孩“吉祥”的童年生活,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百态。
该书于2017年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9年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是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推动北京文学“走出去”于2022年启动的品牌活动,通过邀请不同国家的读者、译者、汉学家、评论家等与中国作家进行交流,推动北京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
本次文学沙龙活动于2025伦敦书展亮相,是创新中英儿童文学交流方式、拓展交流内容的一次重要探索,进一步激发了英国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