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协同开出全球经济增长“处方”

发布日期:2025-03-25 10:15:45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汤 莉
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的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和路径,并发出以合作促共赢的呼声。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的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和路径,并发出以合作促共赢的呼声。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全球经济以及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实现持久的繁荣……即使在充满不确定的时期,合作也已经被历史不断地证明是共同繁荣的催化剂。”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强调,合作能促使各国汇集资源、分享专业知识,并激发跨境创新。

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依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其间也离不开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神田真人表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等举措将使中国的经济更具韧性和包容性。

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平衡高效的市场和运转良好的政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韧性。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认为,全球南方国家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或继续依赖大宗商品的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对研发和人力资本发展的投入,并在自身努力之外加强国际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力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分享最佳实践,也促进了技术的转让,紧密了多国贸易合作。

全球经济正遭遇贸易政策转变、地缘政治局势趋紧、债务高企和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挑战,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这些挑战导致信心减弱、投资和消费放缓,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减贫进程。世界银行运营常务副行长安娜·比耶德指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聚焦有助于重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基本面,优先推进能刺激私营部门投资和提高生产率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教育投入、确保经济转向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式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奈杰尔·克拉克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为了重振中期增长,所有国家都需要推动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生产率。克拉克特别强调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并指出服务业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

双向合作共享共赢

外企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中企加速全球布局……作为全球化的维护者和推动者,中外企业家在国际合作中双向发力,积极行动,并在互利互惠中实现了更大发展。

“要充分释放全球经济的增长潜力,我们需要携手同行。”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认为,面对经济增长从何而来的难题,中国已给出了答案:以高技术、高效能,追求高质量的增长。为此,中国正积极采取行动,推动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扩大内需,加速产业升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近期《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也正式出台。对此,万益特全球首席执行官陶克瑞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打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商业环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将医疗列为重点领域,并承诺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该政策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发展新机遇,“我们十分期待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

实现中国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需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开展合作。其中,跨国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合作。博乐仁表示,不管是人工智能(AI)还是数据,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都不欢迎“孤岛模式”。要应对全球重大挑战,进一步激发增长潜力,企业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共同打造强大的生态系统。已植根中国发展超过150年的西门子将持续投入,持续支持中国发展。

在全球肾脏护理领域,万益特传承了70年的创新积淀,并深耕中国市场35年。如今,万益特作为独立公司,正持续推动重要脏器疗法的发展。陶克瑞表示,中国是万益特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化是其中国市场战略的核心,万益特的全价值链本土化实践已涵盖本土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万益特将基于全球专业经验与本土洞察,不断提升在华制造和研发能力,加速本土创新,持续助力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在新能源领域,中国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和创新合作,不仅实现了自身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AI的发展需要超级算力的支撑,这离不开能源的高效供应和能源科技的发展。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提升能源供应多样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显著推动了能源成本的降低,让AI的发展更具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进一步表示,身处能源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大时代,光储和AI部署日显重要。“光+储”方案有助于满足AI特别是分布式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和缓解减排压力,平缓因训练强度波动引起的用电波动对电网的冲击;AI可无限扩展人的物理极限,对可再生能源从供应链、生产、输配送到交易、碳计算、投资等各板块进行全面优化与升级。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地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目前,晶科能源已在中国、东南亚、美国等地建立了10余个全球化生产基地,并在沙特以合资合作的形式正在建设10GW的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钱晶表示,中国企业正在从中国能力的全球化,进阶到锻造全球化能力。这种全球化能力以领先技术为压舱石,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整合和协同。依托研发实力、技术远见、专利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经验,中国企业正不断吸引全球伙伴的资本承诺、市场承诺和开源合作,从“卷赢”到共享共赢。钱晶同时结合企业自身实践提醒,中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需要在尊重东道国法律法规、文化风俗、人才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土化解决方案,整合利用好当地资源。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