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如何破局欧盟绿色壁垒?

发布日期:2025-03-28 11:17:49来源:“走出去”导航网作者:李沫怡
面对欧盟“绿色城墙”,被动应对者或将淘汰,而主动创新者将重塑规则。

3月27日,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的“欧盟CEAP纺织品法规解读与中国企业ESG合规实践”线上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框架下最新绿色法规的深度解析与实战应对策略,探讨在全球循环经济浪潮下,中国纺织业如何以ESG合规为支点,撬动国际竞争新优势。

聚焦全球绿色趋势,解读欧盟法规核心要求

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的全面落地,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方向迭代。伴随CEAP框架下《可持续纺织品战略》、《纺织品标签法规》、《数字产品护照》等政策密集出台,中国纺织企业面临“合规成本攀升”与“技术门槛升级”的双重挑战。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提及频次增至16次,碳标签认证、碳足迹管理等制度加速落地,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ESG合规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行业专家李筱晗在会上深度解析欧盟CEAP框架与纺织品法规,为纺织行业突破欧洲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指引。她系统梳理欧盟绿色新政演进路径,指出2025年行业需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建立供应链碳追溯强制披露体系、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字化管理和完善废弃物管理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李筱晗强调,企业需从技术革新、管理优化、供应链协同等多维度构建ESG能力。针对出口企业ESG合规转型,李筱晗提出三维度实施路径:首先构建碳核算体系,通过组织级与产品级碳盘查锁定减排关键节点;其次制定差异化碳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发展周期设定阶梯式减排方案;最后实施绿色技术升级,包括可再生能源应用、低碳原料替代及碳资产管理。她强调,企业可借助祺鲲科技等专业机构的平台化碳管理服务,通过碳核查认证、减排项目开发及碳交易策略优化,帮助企业应对欧盟绿色壁垒,打造绿色竞争力。“合规不是终点,而是未来,是打开欧洲市场的钥匙。”李筱晗总结道,“企业需将ESG融入研发、生产、供应链全流程,才能将成本压力转化为品牌溢价。” 

实战案例与互动交流,赋能企业合规路径

在问答环节,参会企业就实际运营中的难点踊跃提问。其中,针对“欧盟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成本影响”,李筱晗建议优先投入高性价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严控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REACH)禁用清单,建立原料数据库以守住市场准入门槛;以OEKO-TEX生态认证构建基础合规资质,同步布局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此外,企业凭借祺鲲科技一站式 BravoESG合规服务平台,基于其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碳资产实时监测及自动化核证系统,得以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多维度交叉验证,提高碳资产的真实性、时效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她指出,技术核证的绿证/碳资产在纺织行业的供应链领域得到了大规模采纳,标志着其在推进全球时尚与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得到了众多供应链企业的认可。随着各种环保政策的实施,预计绿色碳资产交易将在更多行业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各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此次会议为中国纺织企业厘清了欧盟法规的合规路径,也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面对欧盟“绿色城墙”,被动应对者或将淘汰,而主动创新者将重塑规则。正如李筱晗所言:“未来十年,全球纺织业的竞争本质是ESG能力的竞争。谁先构建透明、可持续的产业链,谁就能在绿色经济时代掌握话语权。”中国纺织业的突围之路,此刻已按下加速键。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