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中非应紧抓合作新契机

发布日期:2020-08-20 09:40:19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作者:何芬兰
与会嘉宾认为,中非应团结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充分挖掘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潜力。

当前,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非洲要如何渡过难关,危中寻机?近日,在全球化智库(CCG)系列线上研讨会之“中非对话:疫情下的挑战与合作机遇”上,与会嘉宾认为,中非应团结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充分挖掘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潜力。

在中国与加纳建交60周年之际,CCG联合加纳驻华大使馆与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共同举办此次研讨会,邀请了近20位非洲国家驻华大使、非盟驻华代表以及非洲商会和相关机构有关负责人出席,就疫情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影响、中非如何携手加强经贸合作、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如何为中非贸易创造新的机遇、后疫情时代非洲国家如何增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机会等话题展开讨论。

患难与共

中方全方位多层次援助非洲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驻南非前大使林松添

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疫情发生后,中国积极应对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值得世界称赞的答卷,为促进世界疫情防控和人权事业树立了典范。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最严格、最负责的联防联控措施,有效遏制病毒向海外输出。当疫情在非洲暴发时,中方官民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分享经验。中非团结抗疫,以行动再次诠释了中非是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在各方努力下,目前非洲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不能松懈。他呼吁:中非应团结一致,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世界公平与正义;美国当局应回归理性,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负责,尽快控制住本国疫情,全方位切断疫情向全世界的传播途径,停止破坏国际抗疫合作;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履行应有的国际责任,切实为非洲抗疫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国及国际社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大援非抗疫力度;国际媒体应更多关注非洲疫情防控、民生和社会发展,同时应关注疟疾、艾滋病等传染病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将被边缘化的非洲重新拉回全球抗疫斗争的视线之中。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非洲经济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卡洛斯·洛佩斯

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促进非洲进行结构性改革,带来发展机遇。他建议:非洲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将石油转向更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非洲农业生产潜力巨大,可与中国在此领域加强合作。相较于物资援助,非洲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占全球卫生支出1%的结构性解决方案。中国是能帮助非洲成为讨论中心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

今年是加纳和中国建交60周年,加中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加纳及大部分非洲国家都面临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困境。非洲各国驻华大使齐聚一堂,就是要为未来出谋划策,让美好的想法成为现实。

加强合作

中国力量助非洲经济社会复苏

加纳投资促进中心首席执行官格兰特

疫情需要全球合力应对并给出解决措施。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在过去几百年的10倍左右。非洲与中国是互惠的伙伴关系。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是非洲在世界贸易中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杠杆。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

中国教育的吸引力巨大,超九成非洲学生自费来华留学。在专业性强、有实习工作合作项目的大学,非洲学生获得专项奖学金的机会会更多,这将积极推动非洲学生回国建设,使教育符合现实的经济需要。疫情危机表明,那些在非洲的中小型中国企业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在疫情期间生产了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从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的在非发展也能带动在华非洲留学生回到非洲大陆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中国企业合作。

发展经济学家帕迪·斯扬加·努森

近年来前往非洲的中国游客数量一直在增加,非洲各国需要思考中国游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中非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一些便利政策都在促进中非间的经贸发展。各层级、多方面的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智慧能为非洲的发展添砖加瓦。

义乌非洲商业协会会长提拉·苏拉哈塔

中国和非洲之间的人员往来是双方深入交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物流往来以外,人员交往是两国贸易间的重要桥梁。但在中国的非洲商人普遍存在“访客”感,这和两国的交通距离和文化差异有关,两国商人仍欠缺对对方的深度了解和市场把握,疫情也限制了深入交流,需要考虑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就地访问和交流。

设计与技术学会创始人康斯坦斯·斯瓦尼克:

非洲的供应链受到了疫情的重大挑战,其背后也有数十年积累的结构性因素。非洲的技术相比世界很多地方是落后的,其劳动者素质不高,以至于巨大的人口基数无法转换为红利。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应当和非洲的社区携手展开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样不仅能为双方创造巨大利润,还可以为非洲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危中有机

疫情下中非深化合作大有可为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路奇

疫情必将重新定义世界秩序,面对逆境,中国和非洲各国必须维护其共同利益。在疫情破坏了工业供应链,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以及商品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中非深化贸易合作尤为重要。中非贸易总量仍不大,大部分贸易往来还集中于非洲54个国家中的几个大国,而行业也比较局限,这也是未来可拓展的空间。中非之间应当建立一套服务于增进贸易的体系,包括信息互通、质量认证、文化投资和技术援助。只要信息更为通达,对于市场有更好的把握,增进合作指日可待。

非盟常驻中国代表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洲大陆自贸协议被迫推迟,但倘若利用这个机会改进协议运行机制,开放市场,就能使中非双方从中受益。非洲国家应关注自身资源和自身发展优势,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撬动与中国,尤其是与中国民营企业的合作。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

中国是非洲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疫情中,中国与非洲都在相互困难的时候相互帮扶,提供物资。中国与非洲的商业合作与相互投资有着光明的前景。中非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提升非洲的整体实力与对非洲的技术转移同等重要,建议中国加强对非洲学生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序)学科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培训。

肯尼亚驻华大使莎拉·塞雷姆

疫情给全球化和中非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场全人类的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也通过多种渠道证明了合作的可能性。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最大利益,非洲各国必须团结互通。贸易赤字会让分裂的非洲吃苦头,而合作的非洲将会更了解市场,从而在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洪腾

疫情也是推动全球协调反应伙伴关系建立的机会,能让中非的投资、人员往来获得更好地发展。此次危机表明,世界需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秩序,确保共享繁荣。促进非洲经济增长,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而是要给青年人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疫情危机下要取得三个平衡:公共卫生应对和经济复苏之间的平衡、非洲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以及新常态的平衡。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驻华大使伊莎贝尔·多明戈斯:

中国和非洲都拥有很多资源,应该携手渡过疫情难关。对于非洲的中小企业而言,疫情对他们的打击很大,恢复也很困难。中国与非洲可互相分享经验。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庞大的市场将能够被激活,以寻找新时代的前进方向。

CCG主任王辉耀

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大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有望最终覆盖12亿人口,对非洲发展意义非凡,而且非洲是全世界年轻人口最多的大陆。中非合作的潜力和机会是巨大的。非洲自贸协定在经济、贸易、投资领域让非洲国家连成一片,未来去到一个非洲国家就相当于能够打通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渠道,便利了世界各国与非洲开展贸易投资,也会推动非洲联合抗疫,凝聚各方的资金力量。中非有望借非洲自贸区建设开展更多经贸合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