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自贸”“科创自贸”成为西安城市品牌

发布日期:2025-04-07 10:56:57来源:国际商报作者:王嘉楠
8年来,“丝路自贸”的开放气度与“科创自贸”的硬核实力持续交响,到今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设经营主体23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超1100家,新设经营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5倍,年均增速超60%。

八年持续探索、积极实践,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通过大力开展差异化、首创性和集成式改革,做优“丝路自贸”、做细“科创自贸”品牌,让自贸试验区成为西安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践热土。

4月3日,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在新闻发布会上晒出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8年建设“成绩单”:“累计探索形成751项创新案例。其中,40项创新案例得到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委的通报肯定。”“闪存芯片和单晶光伏组件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高质量发展动力足、成效显。”……

八年建设,西安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小切口、大纵深改革创新,全面降低投资贸易制度性成本。尤其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重点围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新模式、高精密货物“直提直装”、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等10余项在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

随着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西安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干线18条、累计开行超2.6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投用T5航站楼,持续扩充西安至中亚、欧洲地区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9条,第五航权航线3条,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客货运航线网络。

作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和秦创原总窗口承载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坚持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吸引了中国科学院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时间基准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围绕六大支柱产业,自贸试验区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落地有力地推动了西安产业链集群化发展:集成电路、光伏、检验检测等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隆基绿能硅片出货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趋完善,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2024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出口总值突破3100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近七成。

8年来,“丝路自贸”的开放气度与“科创自贸”的硬核实力持续交响,到今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设经营主体23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超1100家,新设经营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5倍,年均增速超60%。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