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宣布禁用118款中国App,中企投资趋向谨慎
打压中企,印度又有新动作。印度政府宣布禁用118款中国App。
印度ANI新闻网消息称,印度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9月2日发布公告,宣称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其中包括《绝地求生》手游(PUBG MOBILE LITE)、企业微信(WeChat Work)、微信读书(WeChat reading)、名片识别软件“名片全能王”(CamCard)、百度(Baidu)、照片编辑软件“Cut Cut”、视讯应用“VooV”、新浪新闻(sina news)、手机淘宝(mobile taobao)、优酷(youku)、支付宝(Alipay)等。
印度《金融快报》提到,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款中国App,一个月后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国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国App。
多部门曾回应,提出严正交涉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政府宣布这一最新动作前,中国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水利大校8月31日就中印边境局势发表谈话指出,8月31日,印军破坏前期双方多层级会谈会晤达成的共识,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公然挑衅,造成边境局势紧张。印方此举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破坏中印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我们严正要求印方,立即撤回非法越线占控兵力,严格管控和约束一线部队,切实遵守承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中国军队正采取必要应对措施,并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坚决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自从今年6月中印边境发生冲突以来,印度打压中国企业的动作一直不断。6月,印度政府还声称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认为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然而,在拿所谓“安全”理由说事引起巨大关注后,一些印度媒体开始关注到此举将造成的不利影响:《印度快报》表示,这可能会让“在这些平台上搞创作与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来源和工作;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也表示,禁令将给比如TikTok平台上的一些名人账号和政府机构号蒙上阴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回应称,中国政府一向要求中国企业在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合作,印度政府有责任根据市场原则维护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印两国在务实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这种合作格局受到人为损害,实际上并不符合印方自己的利益。
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嵇蓉参赞7月28日表示,印度政府封禁包括微信在内的中国背景手机应用,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方已就此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印方纠正错误做法。中方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企在印投资趋向谨慎
日前,中国贸促会驻印度代表处总代表刘晓冬发文称,近年来,中印经贸合作向多行业、多领域扩展,两国双边贸易保持持续增长,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目前约有1000多家中资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已累计对印投资超过8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0万个工作岗位。
刘晓冬认为,抵制中国产品、切断与中国经贸合作交流必将造成印度失业人口大增。以手机行业为例,在印度销售的中国品牌手机中有95%是在当地生产,2019年在印度的销售额达160亿美元,不仅提供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还通过纳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为印度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从技术上讲,印度也将失去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来源。印度创业公司协会主席MahendraSwarup表示,外国直接投资规则的变化过于剧烈,可能会终止印度蓬勃发展的新兴生态系统的增长态势。
8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至少在6个月内不会投入新资金来扩大在印度的投资,暂不会减持已经投资企业的股份或退出投资。而在2021财年Q1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决定停止UCWeb及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预计不会对阿里集团的财务情况构成重大影响。私募股权分析机构PitchBook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AlibabaCapital Partners和蚂蚁集团,已向印度企业投资逾20亿美元,并参与了至少18亿美元的融资。
另据中国日报网报道,7月25日起,微信正式限制其在印度的用户发送和接收消息。多位印度用户透露使用微信时不断被强制退出。弹出的提示框写道:“根据印度法律,我们目前无法为您提供微信服务。我们重视每一个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希望能在今后重启服务。”此前,腾讯曾投资印度移动医疗企业Practo、聊天应用软件Hike等多家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曾表示,就疫情状况来说,印度要恢复正常的经济增长尚需时日,印度也依赖于制造业的恢复和基础设施投资,而在这方面离不开中国的投资者。尽管短期内情绪因素产生了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仍是印度制造不可或缺的。
综合环球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日报网、中国贸易报等报道